中国EAP学院 首页 > 行业动态

中国人的心理学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读李不言主编《让心回家:系统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初探》有感

李学茹、邓清华、李慧芳    2022年11月19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明确要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在这一新的历史征程中,人民群众在不断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精神方面的高层次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研究推广工作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好地贴近和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不负众望的是,今天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凝结着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十几年丰厚理论和实践积淀成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全员心理关爱计划(EAP)”课题组精心打造的“全员心理关爱丛书”之二《让心回家:系统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初探》,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世界范围出版发行ISBN:9787504697929,2022年9月第一版,16开本,239页,定价68元)

实践和创新是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丛书主编李不言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应用等一系列基础性科普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宝贵实践经验和独立思考成果,2009年被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组委会授予首届“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荣誉称号,主持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家庭、组织、人格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技术”和“全员心理关爱计划(EAP)”,相继荣获全国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国心理学会首任监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亚洲组织与员工促进协会主席时勘为本书倾情作序,认为“以系统主义为导向的中国文化更切中生命的真谛,为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亮起了一道耀眼的曙光。很显然,本书对提升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心理学在国内发展进程中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本书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有三点重要创新。

一、心理学的故乡在中国,心理学的未来也必将在中国

借鉴西方文化范式而产生的中国心理咨询职业,迄今还只是懵懂少年。2021年,心理咨询师职业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标志着中国的心理咨询开始步入职业化、正规化轨道。耐人寻味的是,在中国人潜心向西方学习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却不断有西方心理学家宣称:心理学的故乡在中国!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短短百余年间,心理学的发展如白驹过隙,经历了“把人看作动物”的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看作机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把人看作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等阶段,正在步入“把人看作世界”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派阶段。

自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独立以来,主流心理学一直效仿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以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其目标是努力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这种非人性化特征必然导致两种后果:其一,使心理学永远无法完整、准确地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其二,使人的意义和价值得不到科学的论证和支持。这就导致了,以实验心理学为主体的科学心理学,在解决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艺术等问题方面,一直显得力不从心。1984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心理学会上,大会执行主席、原联邦德国心理学家克利克说:“近五十年来心理学基本上是按照伽里略的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在到了重新反省的时代。”

..查普林和T..克拉威克在 1960年出版《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一书时,曾豪迈地宣称:未来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最终发现一种能整合一切观点于一体的统一的原理;或者,一位具有牛顿或爱因斯坦的高大形象的天才会带给心理学一个全面的理论结构,它具有物理学与化学中原子论那样的整合力。查普林等人的美好宣言能否实现?心理学能不能从理论到实践,彻底走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的尴尬怪圈?心理学能不能从根本上摒弃门派之见,让林林总总的研究成果“和为贵”,共同为实现人类的美好梦想做出自己应有的更大贡献?本丛书较好地回答了长期以来令心理界困惑的诸多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指出西方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最本质的不同在哪里的话,那就是前者是个体主义的,而后者是系统主义的。毫不避讳地讲,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心理学,基本都是研究和主张个体主义的。被称作心理学第一势力的精神分析学派,片面强调人所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产生,均源于本我欲求无法得到正常满足。被称作心理学第二势力的行为主义学派,则过分强调得与失的意义,以期通过奖与惩实现对人的控制。心理学第三势力,看起来是尊重了人性,但遗憾的是只看到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重要,所以最终还是无法摆脱狭隘个人主义甚至极端自由主义的窠臼。

2020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终于让越来越多的世人惊醒:狭隘的个人主义和极端的自由主义,已经对人类自身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实施隔离,有人大嚷“人权”没了;可不实施隔离,人全没了……

心理学的故乡在中国,心理学的未来也必将在中国——以系统主义为导向的中国文化更切中生命的真谛,为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亮起了一道耀眼的曙光,开启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系统主义对人类的最大意义在于,人在本性上不是个主义的,而是系统主义的人类不应该只去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更应该关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居间系统,从而实现自我和谐(包括主体和谐、时间和谐、空间和谐)。因此,自我和谐应该是比自我实现更加高级的一种终极状态。中国的心理学不仅让人看到一株株树木,更看到广袤的森林,看到身处系统的博大

二、探索提出以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系统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

针对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做为心理学第四势力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明确提出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回到生活,回到实践,回到现实,回到人的真实生存本身——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反对自我中心论,重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自己所在的系统,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作为社会性的生命,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些系统:一个家庭的成员、某个组织的一员……而且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身、心各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相互联系,一个系统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共同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社会中的每个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系统中孕育、出生、成长起来的。

作者在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家庭、组织、人格三大系统的概念及其关系,认为这三大系统囊括了个体出生和繁衍、生存和发展的全部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层层相依,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我们在自己的家庭系统中获得并延续生命,在某个(些)组织系统中获得生存及发展,在自己的人格系统中获得持续一生的成长。系统意识也可以称作超意识、超个人意识、丛林意识、“大我”意识等,是由系统的客观存在方式所决定的、超越个体意识层面一种更高意识形态,主要由维系该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规则组成,对系统及其组成要素起着制约、规范和统领的作用,影响并决定着一个系统的存在状态和效能。

对系统意识的关注,反映了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正在实现从个体到系统、从随性到秩序、从深度到高度和宽度的实质性飞跃。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是以心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主要理论依据,遵循家庭、组织、人格系统基本规则,通过角色代表的共情反应以及系统自和谐运作机理,直观呈现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状态及其相关成员心理行为问题的系统性根源,重建系统和谐状态,根本解决人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实现人和系统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实用的心理咨询方法。

系统主义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是整合古今中外一切关于“心”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期让心理学为实现人类和谐之梦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努力克服心理学研究应用领域长期存在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真正使心理学有料、有用、有效;是勇敢应对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对心理学提出的严峻挑战,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对心理学飞速增长的需求。

本书用大量案例说明,系统中的每个生命都身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引导个体看到并承担起在系统中的责任,才是化解焦虑、抑郁、恐惧等一切不良情绪的根本良方一个人的生命,只有和无数人的生命相交融,才是最具存在感和意义感、最精彩的人生。

三、倡导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坚定不移秉持唯物主义原则

系统主义心理学和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技术,以心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主要理论依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心理学的研究应用无疑有着非常重要和弥足珍贵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活动,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某种神秘力量所赋予的。本书建议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坚定不移地秉持“五不一唯”原则(不主观、不妄断、不操控、不探秘、不神道和唯物主义),这对于防止和纠正当前国内心理咨询工作中出现的玄秘主义、主观主义等方向性错误,无疑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附:《让心回家:系统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初探》作者简介及目录

 

【作者简介】

李不言: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骨干教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EAP高级咨询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北京开放大学职工基础素养课题组成员,全国多家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特约心理健康服务专家。

长期致力青少年心理成长及弱势群体心理支持研究及一线实践;200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荣誉称号;研创的“家庭、组织、人格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技术”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特聘研究员、“全员心理关爱计划(EAP)”课题负责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健康报》《家庭医学》《健康大视野》《当代工人》等多家国家级报刊心理专栏支持作家;多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举办心理学科普讲座、工作坊等上千场次,心理咨询案例上万例,效果明显,广受好评。

 

【图书目录】

前言

序言:培养自我超越精神

第一章  让心理学回家

第一节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困境

第二节  心理学的故乡在中国

第三节  未来心理学的几个颠覆性假设

第二章  自和谐是宇宙系统的元规则

第一节  心理仅仅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吗?

第二节  人的成长是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

第三章  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演进从个体主义到系统主义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派:把人作动物

第二节  认知行为主义:把人作机器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作人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你就是世界

第四章  系统和系统意识:人类意识的第二次觉醒

第一节  系统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  家庭、组织、人格系统

第三节  系统意识(超意识):人类意识的第二次觉醒

第四节  从深度到宽度:心理咨询/治疗的三个操作层面

第五章  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

第一节  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站在巨人肩上: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的源起与发展

第三节  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的适用范围及功用

第四节  系统咨询的工作流程、阶段及特点

第五节  家庭、组织、人格系统基本规则

 第六章  家庭、组织、人格系统自和谐心理咨询案例选

第一节  家庭系统咨询案例

一、妈妈有外遇

二、金钱的秘密

第二节  组织系统咨询案例

一、我的职场位置在哪里

二、我的合伙人

第三节  人格系统咨询案例

一、我

二、我不喜欢自己的懦弱

第四节  家庭、组织、人格系统综合咨询案例

一、儿子不上学

二、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附录

不言而喻——李不言精彩语句摘录

各地心理学工作者评说李不言

 

本文作者李学茹、邓清华、李慧芳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全员心理关爱计划(EAP)”课题组成员

 

QQ浏览器截图20221117163018.jpg

热门图文
正在加载...请稍候
相关阅读
最新热门
专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