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AP学院 首页 > 学院文库 > 阅读专区

论主体间性和心灵自由

——李不言EAP系列培训课程扩展阅读材料

李不言    2019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EAP学院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来了,它们在水里快乐地游呀游,然后看到岸边的小鸡跟着它们的妈妈很亲热,小蝌蚪们十分羡慕,于是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妈妈。

 

它们先遇到了虾公公,忙向虾公公打听妈妈的长相,虾公公告诉它们,它们的妈妈长有两只大眼睛。小蝌蚪们看到金鱼有两只大眼睛,便高兴喊金鱼“妈妈”,但金鱼说小蝌蚪的妈妈有个白肚皮。

 

小蝌蚪们继续寻找,见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对螃蟹齐喊“妈妈”,但螃蟹说它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儿。

 

小蝌蚪们见乌龟正好是四条腿,又以为乌龟是自己的妈妈,但小乌龟却说这是它的妈妈,因为它与乌龟妈妈长得一样。

 

后来,小蝌蚪们遇见鲶鱼,觉得它与自己长得很相象,应该就是妈妈,结果差一点被鲶鱼吃掉。

 

这时,青蛙妈妈赶来相救,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过了不久,它们也终于长成了妈妈的样子……

 

——出自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童话《小蝌蚪找妈妈》

 

 主体间性,也可称作相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或交互主观,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通俗地说,如果用“我”来表示主体性,那么主体间性就是“我们”。有了主体性,就会有主体间性,意思就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同一性。

主体间性也可以简单理解成是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识。例如,A知道B知道C想要在中午与A一起去吃饭,那么A便是进行了二级主体间性的判断。通常人们最多能进行五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五次以上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i]

一、主体间性涵义的发展

主体间性说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心理学,其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主体性理论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理论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了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第二,主体性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令单一的主体和客体心理学尴尬,所以主体间性的提出是心理学对现实挑战的回应,它反映了后现代心理学的一般倾向,即回到生活,回到实践,回到现实,回到人的真实生存本身。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出来的一个新的哲学范畴。哲学界对主体的关注从未停止过,相对于客观事物来说,人具有不容置疑的主体地位。在工具理性的支配和统治下,人总会不自觉地拘泥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只认识到“自我”主体,而忽视“他人”主体。而事实却是,这种对“他人”主体地位的否定,就是对“自己”主体地位的否定。哲学家逐渐认识到研究主体间性的重要性,从近代末期开始,主体间性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主体间性是由胡塞尔、拉康、海德格尔、阿佩尔、哈贝马斯等近现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建构起来的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哲学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但在其世界历史的理论、社会交往的理论中暗含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

主体间性概念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意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科学在认识论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转向,即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精神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另一方面,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哲学也改变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内涵。它认为“存在”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而是主体间的共在。传统哲学的“存在”范畴或是客体性的或是主体性的,都不能摆脱主客对立的二元论。主体间性作为本体论的规定是对主客对立的现实的超越。

二、主体间性说在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主体间性说更触及人类心理的本质。

最早提出主体间性概念的是胡塞尔[1]。他认为,人们是首先知道自己有内心活动,然后发现别人在外表上跟自己相似,于是推测别人也有同样的心理活动。那么人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外表是什么样子的?拉康[2]提出了“镜象”理论,认为人通过照镜子而看到了自己的外表。在镜象阶段(618个月之间)婴儿会在镜子中看见自己,他会注视他的镜象,然后回头看看和镜象有些相似的母亲,母亲说:“是的,它就是你!”逐渐地,儿童在镜子中看见的这一实体存在,就成为了“自我”,用单词“我”来指称。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假设人类没有学会使用镜子,或者对根本就不知道镜子是何物的动物来说,难道就没有主体间性吗?非也!根据动物行为学家罗伦兹的观察,人工饲养的家禽经常把饲养员当成母亲或配偶,尾随饲养员或向饲养员发出交配的信号。这说明,家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外表是什么样子,它们把自己跟人等同起来了,与人形成了“主体间性”。这就是说,主体间性的形成过程并非像胡塞尔和拉康所说以外表为中介,而是直接从主体性投射出去的。人们在发现了主体性的同时立即推断一切事物都有主体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几乎是同时诞生的。以原始人为例,他们认为一切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如天地日月、花鸟鱼虫等,都跟自己一样会走路、能说话、有思想、有感情,这种现象叫做“物活论”或“泛灵论”,是物我不分的原始思维的产物。在物活论的推动下,产生了自然崇拜,这就是“图腾”的由来。所以说,主体间性不是在主体性产生之后通过外表的类比而形成的,而是与主体性几乎同时诞生的,甚至可能是先于主体性而存在的。《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足以说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在现实存在中,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要以主体间的关系为中介,包括文化、语言、社会关系的中介,因此主体间性比主体性更根本。心理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射活动,而是主体间的投射。我们眼前的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样子;我们和世界的互动,就是和另一个自我的互动——一切的喜怒哀惧、爱恨情仇,都要由我们的内心来创造和完成。据此,心理学应该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心理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着力研究确立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同一性、共生性、平等性和和谐交流关系。

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理论而建立了主体间性说。按照主体间性说,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应该从关注主体性和主客体关系,转向对主体间性的关注,尤其转向对语言、对话、交流、理解、以及人类活动的关注。

时间和空间是主体不二的存在方式。因此,主体与时间和空间的和谐,也是主体间性的和谐与共在[3]

其次,主体间性说回答了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

拉康对主体间性的阐述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的打击。他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他认为,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根据这种主体间性,针对笛卡尔[4]的“我思故我在”,拉康提出了相反的思想:我于我不在之处思,因此,我在我不思之处。这应该说是对笛卡尔的“我思”主体的最大摧毁,也是对现代性思想根基的摧毁。胡塞尔晚年也曾提出了自我和他人的“立场之可相互交换性”观点,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在先验现象学的框架内很难解决,只能在主体间的历史框架中得到解释。

传统思维的存在范畴,或者是客体性的或者是主体性的,都不能摆脱主客对立的二元论。而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的,更不是对主体性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所谓的存在,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而是主体间的和谐共在。生存不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构造、征服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互共存。

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否定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观念,也反对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间的共在。可是人们在现实中,主体间性并没有充分实现,因此共在往往是对个性的限制。海德格尔[5]就认为有两种共在,一种是处于沉沦状态的异化的共在,这种存在状态是个体被群体吞没;另一种是超越性的本真的共在,个体与其他个体间存在着自由的关系。后一种共在既是个体性的存在,又是本真的共在。由此可以看出,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的,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

再次,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系统的规则意识[6]

尤根哈·贝马斯[7]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ii]

最后,主体间性说为通往心灵的“自由王国”找到了路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有“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这样两个基本概念[iii]。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指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人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自由王国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够主动地、自觉地、“从心所欲不逾矩[8]”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马克思[9]曾经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的存在物。此种类本质意味着,主体间的统一是人类本质的自我确证,即意味着历史的价值向度将是个体与类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主体之间达到真正的和谐。[iv]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行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互动的,而非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动。他指出主客对立的观点造成人类异化。马克思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客体—主体”的辩证逻辑,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思维模式的综合统一,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关系”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形态三个形态,具有现实性、异质性和平等性等基本特征。与其他西方哲学家建构的主体间性思想相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建构的主体间性具有特殊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研究,是始终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分工等形式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思想既肯定“他者”作为共同主体相对于共同客体的主体地位,又指出主体间性会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往主体间性思想的丰富和完善。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是化解当代社会诸多弊端、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需要,这种理论所倡导的待人平等、相处和谐的思想,对塑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主体间性完成了对主客对立关系的实质性超越。主体征服客体不是自由,所以人在主客对立关系中绝不可能达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世界只有不再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才有可能通过交往、对话消除外在性,被主体把握,与主体和谐相处,从而成为本真的生存即共在。在本真的共在中,世界不是外在的客体(实体),而是另一个自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而是自我与另一个我的关系,是“我-我”而不是“我-它”的关系,在“我-我”的交往、对话中和谐共在;“我-它”之间是有限的经验和利用满足的关系,只有转化为“我-我”的关系,才是纯净的、万有一体的情怀。“人通过‘你’而成为‘我’”(马丁布伯[10])。我好-它好-世界好。只有主体间的共在、和谐才有可能成为自由的存在,因为只有把世界当作另一个我,平等相处,和谐共存,心灵才有可能进入真正的自由境界。

回到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小蝌蚪通过虾公公、金鱼他们的口,认定大眼睛、白肚皮之类就一定是自己的妈妈,这就是主体间性的不和谐;而在屡遭磨难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妈妈,最终也长成了妈妈的样子,实现了主体间性从身到心的完美和谐。



[1] 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481938427),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哲学家。

[2] 拉康(LacanJacaueo1901年—1983年),法国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3]详见第二章第二节:人的成长是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

[4]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331日—1650211日),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并为欧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5]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 18899261976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6] 系统的规则意识是本书研究探索的重要内容,详见第三章。

[7]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618-),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之一,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8]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 卡尔·马克思(德语:Karl Marx181855日-1883314日),德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10]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年—1965年),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之一。他以关系为世界的本质。在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领域,受到他思想影响的大师很多,包括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以人为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完形疗法创始人皮尔斯等等,他们的疗法本质上都是在实践马丁·布伯的哲学。



[i] 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ii] 童世骏.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3-32

[iii] 金炳华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iv] 宋雅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论主体间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00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图文
正在加载...请稍候
相关阅读
最新热门
专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