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AP学院 首页 > 研究应用

一株幼苗的发芽历程

作者:林崇良    2014年11月12日    来源:    责任编辑:花娟

 【关键词】   监狱  心理咨询师  成长  转变    团体心理辅导

【内容提要】一名优秀监狱心理咨询师必须热爱监狱心理咨询工作,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良好的技能,丰富的实操经验,优秀的人格特质。要具备这些条件,首先要从理念上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然后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打好理论基础;珍惜机会,积极参与各种培训、训练活动,掌握各种实操技能;勇于实践,善于从不断的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积累经验,善于从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从体验中得到感悟,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特质。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服刑人员心理咨询是监狱心理咨询师根据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服刑人员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协助服刑人员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改造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为确保监狱的安全和稳定保驾护航,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模式之一。

近年来,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全国监狱系统培训出大批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监狱心理咨询师,占在编监狱人民警察的20%以上。可是在这众多心理咨询师中,真正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却很少,大部分心理咨询师,虽然已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获得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有的甚至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因为从来没有做过个案,没有任何实操经验,导致在实践中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无法胜任咨询工作的想法。在监狱心理咨询师的队伍里,我是一名初学者,要说这几年来有一点进步或者说获得一些成长的话,那只能说初步实现了以下几个转变。

一、理念的转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咨询这项工作可能不是监狱心理咨询师所喜欢的,有些获证者的本意甚至是不太愿意做的,可由于组织已经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并且也参加了系统的培训,取得了心理咨询咨询师资格证书,那么,哪怕再不喜欢做也得去做。至于怎么去做,做得怎么样,就完全取决于不同的个体。试想:一个人如果抱着完成任务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态去做某件事时,情形会是怎样,是不是会感到特别难受,会不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可想而知,在这种状态下做事,虽然最后做成了,过程一定是痛苦的,更不用谈效果如何了。

我记得一句话:“成功之前做应该做的事,成功之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直白地说,当一个人还不具备话语权的时候,只能按别人讲的去做,这是一种执行力。只有当自己具备话语权时,才可能去做自己想做或喜欢的事,甚至可以让别人做我们喜欢的事。而想要掌握话语权,只有先协助掌握话语权的人做好他喜欢做的事,也就是说做好自身应该做的事,以取得上级的信任,争取他将话语权转让。所以,做好应该做的事是成功的前提。怎么才能做好应该做的事呢?有位哲人说过:“用脑可以把事情做成,用心才能将事情做好。”一般情况下,只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要做”的事人们才会用心。因此,把“应该做”转变成“喜欢做”有利于把事情更快、更轻松地做好。”总之,我想要成长甚至获得成功,就应该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二、角色转变

(一)从助人者到心理咨询师再到监狱心理咨询师的转变

美国罗耀拉大学教授吉拉德.尹根(Gerard.Egan)在他的《高明的心理助人者》,一书中把心理助人者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助人者:包括心理咨询师,精神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二是非正式助人者:包括有关组织的顾问、牙医、医生、律师、护士、教师、经理、监所管理人员、社区矫治工作人员等;三是草根助人者:指所有试图帮助亲戚、朋友、熟人、生人(公交车上或飞机上)以至他们自身去对付生活中问题的人。

在尹根看来,世界上人人都是心理助人者,监狱人民警察是中间层次的“非正式助人者”。即使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更多的时间所扮演的也是“草根助人者”角色。

“心理咨询来自生活,她要得到不断的发展,就必须回归生活。”我明白,每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都是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从“草根助人者”开始的。我既已经完成了理念的转变,对心理咨询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平时与服刑人员的个别谈话或与朋友、同事、亲戚、家人的聊天、讨论问题时,我会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心理咨询的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帮助他们自己去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将比较典型的谈话或讨论过程当作一次正式的心理咨询,对照学过的心理咨询技术,分析自己运用了一些什么技术,用得对不对,效果怎么样,并按照心理咨询的要求记录下来。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周围的许多人和事都变了,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了。而且还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说是他的某某朋友让他来找我这个心理咨询师的,希望我能帮她解决心理问题。而是我开始思考并觉察自己,发现自己确实有了变化,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方式都要发生了变化,在对服刑人员的个别教育比以前顺利多了,主动找自己谈话的服刑人员也会越来越多。工作之余与家里的亲人、社会上的亲戚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会越来越顺畅。我还发现对孩子的引导教育越来越有效,孩子愿意和自己沟通的话题也会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广泛,层次越来越深,有人甚至愿意讨论更隐私的问题。至此,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心理上助人者”到心理咨询师的转变。同时我还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会对心理咨询产生更大的兴趣,去寻求更高的发展。

从心理助人者到心理咨询师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心理能力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而从心理咨询师到监狱心理咨询师的转变是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是一个横向发展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针对以下几个问题,我做了一些努力。

第一、认真把握心理咨询的“保密例外”在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灵活运用。一般意义上心理咨询的保密例外情况包括: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出现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求;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由于服刑人员是监狱刑罚执行的对象,他们作为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求助者所暴露出来全部内容,都与监狱的监管安全息息相关,相对于监狱管理来说监狱心理咨询师都应该向监狱有关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咨询师不能以保密原则为由拒绝提供,只是在提供的方式方法上咨询师应加以注意,避免引出其它监管安全隐患。

第二、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收费问题。心理咨询的收费问题是咨询师经常讨论的问题,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认为不收费的心理咨询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理由是不交费的求助者没有相应的约束,就不会珍惜咨询师的劳动,不遵守预约时间,不完成咨询布置的家庭作业等。其实这些问题归结起来还是咨询关系问题,收取适当的费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监狱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求助者是服刑人员,他们是不可能交费的,咨询师不能以此为借口认定对他们的咨询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而忽视心理咨询在对罪犯矫治中的作用。虽说收费问题可能影响到咨询关系的建立,但这不是主要的因素,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关键在于:咨询师对求助者是否做到了无条件的接纳,有没有对求助者足够的信任、给来访者平等的地位,能否保护求助者的隐私,对求助者有没有足够的真诚,是否做到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尊重;咨询师是否通过适当的语言、倾听和非语言行为,有没有用不厌其烦的耐心对求助者表达足够的热情,让求助者感到温暖;咨询师有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用自己的坦诚让求助者感觉到咨询师的真诚;咨询师能否体验求助者的内心感受,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对象、适时把共情传达给求助者,影响求助者并取得反馈;咨询有没有做到对求助者实事求是地,客观、辩证地予以积极关注。

第三、准确解读心理咨询的非熟人原则。人们普遍认为咨询师不适合给熟人做心理咨询,主要理由是熟人之间会有许多共同的亲戚和朋友,有的甚至与彼此的爱人或其他家庭成员也非常熟悉,平时交往会比较多,给熟人做咨询,求助者会怀疑保密原则的有效性,担心自己的隐私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而不愿打开心理防御机制,使咨询无法正常进行或咨询无效。监狱大部分服刑人员都认识本监心理咨询师,对咨询师都会有所了解,尤其是同一监区(或曾在同一监区)的服刑人员和咨询师之间彼此都比较了解,许多监狱心理咨询师因受“非熟人原则”的影响,认为自己在本监狱,尤其是本监区是不适合给服刑人员做心理咨询的。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思考,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对“非熟人原则”的误读,也许是人们混淆了人际关系中“认识”、“了解”、“熟悉”这三个概念的结果。监狱心理咨询师与服刑人员一般只是相互认识,最多也是彼此有些了解,而且只是个人之间,而“非熟人原则”指的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彼此熟悉,有共同的朋友圈,有相对固定的共同交往群。因此,监狱心理咨询师与服刑人员不属于“非熟人原则”所指的“熟人”。

此外,同伴的督导对我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的督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督导师的督导,是上级咨询师对下级咨询师的督导,可以说是纵向督导,主要是帮助咨询师解决疑难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成长;另一种是同伴督导,是同级咨询师之间的相互督导,也叫横向督导,主要是针对咨询中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每个咨询师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咨询师之间分享各自的成长经验和体验,这有利于咨询开阔视野,帮助咨询师更全面的成长。现实中,督导师的督导受各种条件(时间、费用等)的限制比较多,而同伴督导却简便易行,打个电话,随便定个时间就可以实现。我特别愿意将自己遇到的个案或在咨询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拿出来与同伴讨论、分享,同时也就能分享到同伴带来的个案和经验,与同伴讨论、分享的过程直接影响着我成长的方向和进度。

(二)从助人者到团体心理教练的转变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互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个体改变和促进自我成长有明显效能,其所得到的感悟、帮助和变化是在个体心理辅导中难以获得的。全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监狱心理矫治、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监狱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承担起监内团体心理教练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为切实履行好团体心理教练的职责,实现从助人者到团体心理教练的转变,我又努力做了很多功课。

首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前提。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咨询专业培训中属于提高(二级)课程。未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专业训练、未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练习的心理咨询师,不能直接成为团体心理教练。我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团体心理教练,开展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所以我必须通过努力学习有关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对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有充分的理解。我努力了解各学派的观点以及独到之处,力求择取精华,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风格。

第二,把握、创造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基本的领导才能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基本的领导才能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力保障。团体心理辅导能让团体成员改变多少取决于团体成员投入的多少;团体成员是否能够投入,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团体心理教练。团体心理教练只有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团体成员信任、理解,创设尊重和自由的团体气氛,接纳每一个人),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善于运用支持、鼓励、指导等技巧参与,影响团体发展)才能保障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序、有效的开展。所以我努力抓住各种培训机会,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也投入了不少个人资金,参加一些培训学习,如:意象对话咨询技术、沙箱治疗技术、绘画治疗技术、焦点解决短程咨询技术以及潜能开发教练技术等。尤其是在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有幸参加李不言老师的EAP咨询实操技能的培训,让我受益更深。

第三、培养强大的行动力,实现从心理游戏的积极参与者到心理游戏的组织者再到团体心理教练的转变。行动力是我实现自身成长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力推手。我深知,再远大的理想不去行动只能是空想,再好的计划书不去执行也只是废纸一张。同样道理,理论知识学得再多、专业技能掌握得再好,如果不加以应用,那么所学也只能徒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咨询师在打好理论根基、掌握一定的实操技能后,就要勇于实践,有勇气和自信心,打开自我防御之门,胸怀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去帮助他人(服刑人员)获得成长。我的诸位导师都曾教导过我:如果咨询师总认为自己没经验,担心做不好、出不了效果会被别人诟病,因而,一直不敢去做,那么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所学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处,所谓的扎实的理论、强大的领导才能、良好的专业技能只能是纸上谈兵。他们无一不鼓励我多实践、多操作。所以,我每次学完一个课程都会及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团体心理辅导离不开心理游戏,心理游戏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载体。借助于心理游戏,心理团体辅导的主题、思想和理念得以展示,得以传递,得以强化,得以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离不开心理游戏,但不能说心理团体辅导就是游戏。心理游戏本身的步骤、形式、规则简便易学,难的是挖掘与传递心理游戏当中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心理游戏的场景、形式、主题、环节、玄机、冲突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设计的源泉来自于人类实践生活。人们将广阔的社会生活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心理游戏。借助于心理游戏的开场、演绎、冲突,将学习者带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通过心理游戏的发展,引领学习者体会生活状态,面对社会冲突,遭遇人生挑战,激发生命机能,感受情感起伏,运用人际方法,化解生活矛盾,获得自我成长。我每次参加培训,都会努力抓住每一个参与游戏活动(包括提问、发言)的机会,并用心去体验每个心理游戏的真谛。只有积极地参与到心理游戏当中去,用心去体验心理游戏过程中的感受,才能挖掘心理游戏的思想内涵和意义,才会懂得如何操作心理游戏的进程,逐渐成为一名心理游戏的组织者。然后,我又通过不断地组织心理游戏活动,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于是就慢慢地获得了成长,实现了从心理游戏的组织者向团体心理教练的初步转变。

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功,需要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场的支撑,而心理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团体心理教练优秀的人格特质——勇气、自信心、爱心、真诚、友善。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些优秀的人格特质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体验、感悟出来。

一名优秀的监狱心理咨询师必须热爱监狱心理咨询工作,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良好的技的能,丰富的实操经验,优秀的人格特质。要具备这些条件,这就需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打好理论基础;珍惜机会,积极参与各种培训、训练活动,掌握各种实操技能;勇于实践,善于从不断的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积累经验,善于从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从体验中得到感悟,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特质。

我是心理咨询这块土地上一株刚刚发芽的幼苗,我坚信,今后的日子里,在诸位导师们的培育下,在众多伙伴们的扶植中,再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定会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林崇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EAP学院签约心理咨询师,中国EAP学院实战型心理咨询师提升班学员,自和谐心理学研究应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站郑重声明:作者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热门图文
正在加载...请稍候
相关阅读
最新热门
专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