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AP学院 首页 > 心理视点 > 专家专栏

疫情引发工作困境的解决思路

李慧芳    2022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EAP学院

当前疫情反扑,整体形势严峻。3月以来此轮疫情,上海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过13万例。截至49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2589例(其中重症病例80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3555人。

很多人感到沉重的生存压力,压力的主要来源是——挣不到钱。

很多人从事的行业必须出门干活才能挣到钱,如果无法出门工作,就导致没有收入。

一些企业属于实体经济,必须有工人生产出产品才能挣钱(例如各种工厂),或必须有员工面对面为客人提供服务才能挣钱(例如餐厅)。

本文试图为受到“挣不到钱”困扰的人们提供解决思路。

  

一、疫情为什么让很多人挣不到钱

  

疫情为什么让很多人挣不到钱?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

“我得出门上班才能作出劳动成果,老板才会发钱。出不了门,当然干不了活,干不了活就没人给我发钱。”

“员工都不能来上班,店面都不能开门,我没法给客户提供服务,怎么挣钱?”

但这只是在“描述现象”,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建立模型”的思路。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生产力三要素包括:

1)劳动者:是对从事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

2)生产资料: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

3)劳动对象: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疫情导致的“隔离”,之所以让一些人无法挣钱,就是因为——

疫情把“生产力三要素”彼此隔离,或者隔离其中的一两种,导致生产过程无法进行。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在传统行业大行其道的时代,实体经济是唯一的经济形式。

劳动者(工人)、生产资料(机器)、劳动对象(原材料)必须发生实际的物理接触才能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常不涉及核反应),生产出能换钱的商品(姑且不论有没有销路)。

对于这些行业来说,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都必须被放在固定的某些地方,且不能随身携带。脱离工作场所,没有工作条件,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

所以,疫情一爆发,实体经济行业损失惨重。

 

互联网兴起之后,虚拟经济发展起来。

很多销售人员足不出户,仅用电脑和手机,在网上聊天或者搞直播带货,就能签下订单;很多老板不需要雇人送货,只需要把货物打包好,让快递公司取件,就能把货交给千里之外的客户。游戏公司、在线教育产业、影视传媒产业,甚至连“实物”都不需要做出来,只是在网上贩卖数据流,就可以挣到钱。

对于虚拟经济的劳动者来说,他们的生产资料(电脑和手机)及劳动对象(电子数据、客户关系等)都是可以被随身携带的。

 

三、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在人类经济学历史上,“有形资产”是最早被认识到的。

企业的有形资产:厂房、矿山、机器、设备、原材料、资金……

个人的有形资产:体力、学历、知识、技能……

“无形资产”的认识和重视则要晚一些。

企业的无形资产:口碑、信誉、专利、人才储备、竞争优势、品牌效应、发展潜力……

个人的无形资产:创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决策能力、恒心毅力、心理承受力、荣誉、声望、办事能力……

  

四、“工作”究竟是在做什么

  

当我们说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什么?

很多人倾向于从“物质层面”描述他们的工作,他们说的是任何人都能看见的事情

“我在砌墙。”

“我在处理EXCEL表格。”

“我在应酬客户。”

“我在做实验。”

但从这里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把目光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

“我在积累从事XX行业的工作经验,我对这个行业/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分析出公司XX流程的变化趋势,找到关键节点,为同事的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我参与了公司XX业务的拓展,把XX行业与本行业结合起来,连通XX省市与本地。我了解了本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通过我的严谨、求实、努力、创新完成了课题,不但做出领导要求的成果,也让领导和客户认可了我这个人。”

  

五、工作的两层面和两类型

  

1、几乎任何工作(哪怕仅仅是在建筑工地搬砖)都包括“有形层面”和“无形层面”。

“有形层面”:为自己或公司积累“有形资产”,换取当前的收入。

“无形层面”:为自己或公司积累“无形资产”,换取未来的收入。

“未来的收入”是什么?它们来自哪里?

所谓“未来的收入”,并不是指下个月的工资,而是当一个人在某行业内有一定口碑,或者仅仅是被领导认为“值得信任”,而得到的发展机会

这绝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客观规律。事实上,很多企业寻找人才,并不会大张旗鼓开招聘会,而是首先在熟人圈子里寻觅,口碑好的人就容易得到机会;只有人员缺口大,或者熟人圈子没有合适的人,才会举行正式招聘。

【举例】某人工作能力强,领导认为他是可造之材,因此把更多重要工作交给他做。他圆满完成任务后,公司高层认为他是有能力的人,便提拔他担任重要职位。

【举例】某人能力一般,但忠厚老实。公司准备裁员时,领导留下了他。因为他做事勤勤恳恳,从无差错,领导觉得他可以被信任。

 

2、对于企业来说(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有两种类型的工作:

执行类工作:这类工作是必须马上做的,而且必须要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才能进行,是具体的执行层面,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思考类工作:这类工作需要查阅资料、冥思苦想、开会讨论、在草稿纸上乱涂乱画,甚至坐在工位上“发呆”。员工需要花大量时间来“想清楚工作该怎么做”,然后才能抓住重点、提纲挈领,完成工作目标。

这并不是说从事执行类工作的都是基层员工,从事思考类工作的都是管理层。这个分类跟职位层级关联不大。

事实上,一些基层员工也必须学会思考,毕竟上司不可能把每分钟、每个动作应该做什么都告诉给他。同样是执行上司的指令,善于思考的员工与不善思考的员工,工作质量可以完全不同。如果一位员工的工作完全不需要思考,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两个固定的工作内容,人跟机器没有区别,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前途也十分有限。

而管理层有时也需要亲自动手做具体的事情,只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是做不好管理的。

  

六、“分解”你的工作

 

前文已述,疫情来临,把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彼此隔离,或者隔离其中的一两种,导致生产过程无法进行。

那么,劳动者被隔离在家里(或者隔离点),是不是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呢?

企业开不了工,老板们是不是就只能等待破产呢?

非也!

 

疫情隔离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准确地说,是隔离这三要素中的物质层面,而且是物质层面中不便携带的部分,那些无形层面的东西、物质层面便于携带的东西,是可以一直跟随在劳动者身边的。

那么,如果某些生产资料或劳动对象属于无形层面,或者属于物质层面但便于携带,就可以在劳动者的家中或者隔离点继续进行劳动生产,(劳动者)挣钱和(企业)创造效益。

这便是“以无形促有形”。

 

七、破局之道:“以无形促有形”

  

这里提供一些例子,供广大读者参考。

 

【举例】某人被隔离在家,利用互联网,做电子商务、搞直播带货,挣到不少钱。

这个人是劳动者,被隔离在家。他的生产资料就是电脑和手机,以及他头脑中的营销才能,这些都被他随身携带。他的劳动对象就是若干距离外的仓库(那里没有停业),以及全国各地的客户。

 

举例】某人的公司原本有一个很好的商业计划,但这项计划必须要落地实施才能产生效益,不落地就挣不到钱。谁知疫情一来,全公司人都没法上班,计划就悬置了。

必须落地才能挣钱的项目,显然是偏向物质层面的。但一个项目的组织实施千头万绪,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亲临现场才能做,甚至并不是必须在办公室里才能做。

很多诸如开会讨论、数据计算、冥思苦想、联系相关人员、采购物资之类的工作,坐在家里或者隔离点也可以进行;其实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即使他们能够顺利上班,正襟危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做的也还是这些工作。也就是说,他们的“劳动对象”可以是非物质的东西,无需进入办公室也能对其进行劳动加工。

那么,他完全可以会同员工,把“思考类工作”全部做好,等封控结束后立即做“执行类工作”。

 

【举例】某人经营一家店面,为顾客提供面对面服务。疫情来临,所有人呆在家里,店面也暂停营业。他的经营性质决定他不可能搞虚拟经济赚钱,顾客也不可能为没拿到手的东西买单。更让他焦虑的是,他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暂停营业后,顾客可能很快就遗忘他的店铺;等到解封后,原本就不多的回头客,恐怕更加少了。

这家店铺的经营性质决定他不可能搞虚拟经济赚钱,也就是说,在封控期间的有形资产很难增值。

但一个企业的资产并不仅有“有形资产”,还有“无形资产”。他可以做一些线上宣传推广,或者投放广告,让受众群体记得他的店铺,甚至宣布即将推陈出新(增加发展潜力)。这些“无形资产”增加后,就有可能带来“有形资产”的增值。

 

【举例】某人因疫情被隔离,无法出门工作,家中入不敷出。他很担心原先的工作岗位被人顶替,想找另一份工作以防万一,又找不到合适的。

他必须出门才能工作挣钱,表明他的工作是偏向物质层面的,他工作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不能被随身携带的。

那么,他就有三个努力方向:

1)寻找依托网络平台的线上工作机会(与原有工作无关的副业)。

2)主动与上司协商,短暂变更自己的工作性质,承担一些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的工作,例如与客户沟通协商事务、宣传公司产品、核实某些信息、追讨欠款、帮助思考某些事务的解决方案等。

3)报名在线课程,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增加自己的无形资产;解封后便可以站在新的高度上,以全新的姿态和方法开展工作,或在新的起点上择业。

  

八、核心要义:立足当下、为所当为

 

疫情来临,举国防控,被隔离是为防疫大局做出的贡献,经济利益损失是疫情引发的必然结果。

那么,受到疫情影响经济收入减少(甚至没有)的人们,应当怎样进行心理调节呢?

 

1、坚信困难是暂时的

随着应对疫情手段的日臻成熟完善,被隔离、无法挣钱的时间不会漫长。

相对于漫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生时间来说,被隔离的时间(通常只有十几天)连千分之一都占不到。如果因为不到千分之一的比例而质疑整个人生、甚至轻易放弃人生,无疑是不智之举。

 

2、增值自己的无形资产

企业的无形资产:口碑、信誉、专利、人才储备、竞争优势、品牌效应、发展潜力……

个人的无形资产:创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决策能力、恒心毅力、心理承受力、荣誉、声望、办事能力……

因疫情被隔离,很多事情没办法做,很多钱没办法挣,对于经济不宽裕的人来说,确实引发焦虑。

然而,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没法做,并不是所有钱都没法挣——“有形资产”不能增值,那就增值“无形资产”,“当前收入”挣不到,就努力图谋“未来收入”。

让自己成为积极乐观的人,让周围人记住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做好工作、有能力服务客户的人,可以给自己赢得更多机会。

 

3、积极自救,把电脑和手机变成生产资料

对于很多工种来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不能被带走的,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很多人带走这些,只是因为这些是自己的通讯工具和娱乐工具,是属于自己的消费品。

那么,是否可以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生产资料呢?如果尝试一些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完成的工作,也是自救良方。

互联网绝不仅仅是娱乐平台,其实也是生产工具,也是生产平台。当在线下创造价值发生困难时,就要考虑怎样在线上创造价值。

 

4、返璞归真,只关注核心内容

很多人在做事(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之前,都心怀恐惧,觉得自己必须表现完美,必须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面面俱到,否则就会失败、就会丢脸面。于是,一些本来不大的困难,被硬生生放大了。

【举例】某人想开直播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机器设备),但总觉得自己外貌不好看,而且没有专业直播设备,也不知道怎样烘托气氛、跟粉丝互动……于是一直不敢尝试。

然而,他本人开直播只是为了介绍产品,不是为了表演节目;而且产品并非化妆品,无需在自己脸上试验效果;所以,从最纯粹的“介绍产品”来讲,他的颜值真的不重要。

事实上,网络上有很多售卖设备、展示自己操作技能的直播视频,主播根本不露脸,只拍双手如何操作,做出来效果如何。这些直播间的粉丝并不少,留言询价者不计其数;从本质来讲,他们是来看产品、看技术的,不是来看脸的。

 

5、相信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

从本质上讲,一个人之所以能挣到钱,是因为客户(或老板)认为他是一个能创造价值(做好事情)的人,这样的人值得对方掏钱购买他的劳动服务。所以,与其哀叹“为什么没有挣钱机会”,不如考虑“怎样让别人觉得我能给他创造价值”。这就是推销自己。

要想成功地推销自己,就要坚信“我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不是因为“能成功”所以才“去做”,而是因为“去做”所以才“能成功”。

【举例】笔者撰写本文时,从来不考虑“如果平台不采用怎么办、如果发表以后没人看怎么办”,如果笔者整天担心这些,那干脆不要写了。事实上,笔者考虑的是:“我想让全国人民都看到这篇文章,那么我应该让他们看见什么内容?”

 

6、立即行动,做出阶段成果

世界上很少有100%完美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对自己来说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是在实践中不停地修修补补,才能推进到顺利结束。如果一定要“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定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很多工作连“开始”都不会有。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有一部分胜任能力,而且能承担失败的风险,那就采取行动吧。

【举例】笔者写作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思路是否可行、是否全面,都是未知。而且,笔者学识有限,即使写出来,也难免挂一漏万。但失败又如何呢?不过是两天白白熬夜、花费一笔电费而已。于是笔者就动手写呗,不懂的地方在网上搜索;写着写着思路就出来了,原本以为三页就结束,结果写了七页多。成文之后,看起来还不错,能对得起读者的眼球。

 

7、调整自身心态、稳定家庭氛围

行文至此,可能还是有读者觉得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实在没能力,除了体力活什么也不会,学新东西学不下来,搞直播更不可能。”那么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就是“调整自身心态、稳定家庭氛围”。

既然被隔离什么也做不了,那就不再向外寻求,只管冷静等待解封,再出去工作。

在此期间,可以理顺家庭关系、促进亲子和谐,为家庭的长远发展制定规划,帮助孩子解决除了学习之外的各种烦恼(学习本质上是孩子自己的事),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让家人彼此理解、彼此扶持,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各种意外甚至苦难……

家庭是一个人的“大后方”,后方稳定,这个人才能从容应对社会竞争。如果能在隔离期间稳固自己的大后方,消除后顾之忧,这也是收获——比金钱更重要的收获。

 

【注】

本文作者是心理咨询师,并无经营企业的经验。

本文的方法仅为“提供思路、转变思维方式”之用,不能作为实际生产经营的方针。

如读者根据本文内容做出决策,所产生后果与本文作者及发布平台无关。

文中例子是对一些生活现象和一些人生活经历的概括加工,并不专指具体的人,故不存在泄露隐私等问题。

热门图文
正在加载...请稍候
相关阅读
最新热门
专栏推荐